招生季看中等职业教育:录取率偏低升学路像羊肠小道
“既然高职毕业生能更好就业,就鼓励更多毕业生选择升学而非直接就业。”面临中职学生就业渠道受到挤压,仁寿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周尊登将学校的办学思路调整到鼓励学生升学上。
然而,升学率低、考试方式不合理、课程体系不适宜等问题,成为拦在中职学生升学路上的一道道坎儿。
中职升学途径窄 录取率远低于普通高考
“目前高考主要为普高毕业生服务,如果说普高生升入本科高校的通道是阳关大道,那么中职生的通道就是羊肠小道。”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的话里带着一丝不平之气。
以仁寿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所在地眉山为例,该市教育体育局职业教育科科长王小龙介绍,今年眉山市共有1800名中职生报名参加高考,其中中职对口本科上线71人,高职专科上线275人,加上今年3月高职院校单招提前录取的1284人,预计共有1630名中职毕业生跨进高校的大门。这与今年12000余名中职毕业生数量相比,升学人数不到15%。
眉山的情况不是个案。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中职对口高考报名参考30000余人,本科计划1967人,本科录取率6.6%,录取率远低于普通高考。
对口招生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条升学路径。据相关人士介绍,对口招生中知识考试更简单,专业课考试更专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通往普通高校的捷径,只要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就可以考取某些普通高校继续深造。但除了招生人数少,还存在录取分数线高的问题。
“近几年对口招生类职教师资班的录取线,远远高于普高一本线。”王小龙说,从今年四川省对口招生类职教师资班本科来看,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旅游服务二类514分,而最高的经商贸类达到634分。
“中职学生升入本科学校,只能选择参加‘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这项考试仍采用“3+X”笔试闭卷考试形式,没有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招录数量极少,录取比例很低,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苏华说。
提升中职入学率 关键在改革考试方式
今年在川参加高职单招的学校数由2015年的39所增加到47所,共录取4.3万余名考生。
“现在单招的口子开小了,不能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刁纯志说,反对中职办学普高化,培养目标都不同,却要瞄准普通高考,有悖于职业教育的初衷,提高中职生的升学率关键在改革高考方式,不能仅重文化,还要考技能。
“不该用‘普通高考’的一个标准和规则来评价中职学生,两类教育应该对应两类考试,增加设置面向中职生的‘职教高考’,实施因材施考,择材录取。”苏华建议,独立设置职业教育高考,实行“30%文化素质+70%职业技能”的考核方式,形成两类教育、两类高考“双轨制”格局,普通高中生和职校学生自由选择参加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招生人数上,在全国招生计划中调整面向中职生的比例,逐步实现两类考试在录取人数上大体相当,体现择材录取的公平性。高等职业院校以招录中职毕业生为主,不少于1/2;转型高校或应用技术性较强的本科院校应不少于1/3;“211”“985”等一本院校中的应用技术型专业,应确定一定比例面向中职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