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网透视职业学校招生大战
周志军 黄生贵 张国平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职校招生是一场不见硝烟的大战,从前期的宣传发动攻心战,到中期的走村串户阵地战,还有后期的接送上学胜利大逃亡,各职校"全民皆兵",从校领导到教师,工勤人员,全部投入到了这场不知胜负的大战当中。当前职校招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一、招生手段大比拼
之一,招生压倒一切。各职校都成立了招生办,由主要领导分管,除多名招生人员外,在一线教师中还有一支可随时调遣的招生骨干队伍,招生工作已成为各校压倒一切的大事。之二,人民战争策略。每到招生季节,各校都安排了专门的"招生周",全员参与招生,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头上有指标,2-10个招生任务不等,并且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同时,校内外各种力量也被广泛地发动起来,比如发动在校学生放假回家乡招生。之三,分片包干法。生源组织采取分县市、乡镇、村组、中学包干。于是,招生代理人,生源联系人等应运而生,还出现了招生专业户,其中有职校的教职工,有中学领导或毕业班班主任,还有县、乡、镇、村、组的干部。之四,遍地撒网,广种薄收。有些职校利用职业教育改革放开的机会,在学校宣传上大做文章,招生简章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同时,滥发录取通知书,一个初中毕业生收到l0个、20个职校录取通知书已是常事。之五,走村串户,一竿子插到底。在中学的中考动员会和家长会上,各职校的招生宣传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不惜相互诋毁。有的学校在当地中介人和联系人的带领下,把宣传发动工作放到了学生家里,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之六,提前报到入学,生米煮成熟饭。各校为了稳定生源,多采取新生提前报到入学的手段。往往本期的教学工作未完成,新生已经进校,针对新生的各种培训班也就办了起来。于是,教师的假期没有了,学校的各种设施只能超负荷运转。之七,高价买卖生源。生源就是财富,各中学把已毕业的学生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投入"生源商品"市场进行买卖;社会力量组成的"义务"招生队伍通过各种途径也握有生源。职校要想不花钱招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生源组织奖、联系费、介绍费、信息费、赞助费等名目不同、性质一样的招生费层出不穷,有的职校为多招到学生,打出的牌是第一学期的学费全不要,都作了招生费。之八,低收费抢生源。有些职校不计办学成本,自断发展后路,无原则地降低收费标准以吸引生源。有个别私立学校和民办职校就因中途办学资金难以为继,只好一散了之,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二、招生难,难招生,根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