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中职网报道多样化人才培养路径让中职“香”起来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要坚守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价值追求,遵循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完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坚持不懈地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育质量,让职业教育“香”起来。正是基于此,杭州中职各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多样化人才发展目标,守正出新,努力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和举措。

守正,让每个孩子人生出彩

一切教育的落脚点都是学生。近年来,党中央大力倡导各展其能、各尽其才的新人才观,积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人才观,不仅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发展观。杭州中职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选择性课程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迈向职业成功的个性化发展之路,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助力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目前,杭州的中职生们成长的路径四通发达,职业发展道路越来越顺。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尽展其才。在连续两届的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杭州中职学子蝉联冠军,展现出中职生别样精彩。

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就要坚持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发展路径。围绕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主线,杭州市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的对接。2016年,杭州市启动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工程,从政策层面到组织实施层面,坚定不移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夯实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为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杭州各中职坚持“需求为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推进各自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全面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杭州工匠”品牌和职业教育的升级版。

出新,因地制宜创新培养模式

基于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坚守和价值追求,杭州市各校因地制宜选择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机制体制、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文化育人等方面,逐渐走出一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一、突破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跨界”本质属性的内在诉求。在现实中,该如何吸引企业深度融合呢?杭州许多职业院校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突围之路。2007年,杭菜研究会发展基地入驻学校,2013年,杭州中策职业学校与百年老店杭州知味观联手打造“杭帮菜传承人班”,将杭帮菜非遗传承人培养有机嵌入到餐饮服务集群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运用现代学徒制,从非遗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环境、培养内容、培养标准入手,为中职学校传承非遗文化和现代学徒制找到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