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中职教育招生报告称“重男轻女”阻碍贫困女童接受职业教育

10月10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研究报告2017》(下称《报告》)。《报告》称,“58%的贫困女童更重视掌握专业技能而非仅获得学历”。她们在接受职业教育上仍面临很多障碍,“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是一大拦路虎。同时,中国职业教育质量也参差不齐,亟待提升。

今年6月到9月,针对贫困女童的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团队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山西、河南、云南、四川、新疆五省选取了158个样本村,开展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主要对象为18岁以下的儿童,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的定义一致;同时围绕职业教育,团队也调查了18岁至21岁青年的职业发展现状与需求。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访的贫困儿童主要包括三大类,分别是初三/高三(即将升学或就业的)、失学辍学的(主要指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职校(职中、职高、职专、技校等)在校生。发放实际有效调研问卷1642份,47.25%受访者是女性,其余的男性受访者作为对照组。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广和支持职业教育。在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中,中职教育的招生规模,应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至少不低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45%。

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99.0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28%。

在10月9日刚结束的“2017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教育扶贫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孙尧表示,中等职业教育已对所有农村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补助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了“奖助贷勤工助学”的多元资助体系,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30%、25%的学生。

《报告》认为,职业教育已经成为贫困地区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快速脱贫就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然而,职业教育地区差异和男女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贫困女童在享受教育培训、平等就业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大困难。”

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女童就业

受访的职校女学生中,学习声乐、表演、器乐的最多(22.89%),其次是计算机专业(20.14%)。而她们期望学习的专业与在读专业存在一定落差——有26.77%的受访女学生表示希望学习美容美发、化妆美甲,22.69%表示想学习计算机,16.31%则希望学习语言、语言教育类。调研结果还显示,贫困女童比男童更渴望在大城市工作,对教师、白领、医生等职业最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