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指标数80%到校无可非议,但拿出近5%奖励中职招生,合理吗?
高中招生,为了更好地做到教育均衡,保证每一个学生有机会上优质高中,国家出台了政策要求在2023年实现高中招生人数指标落实到校率达到100%。
高中指标100%到校,看上去上高中更容易了,因为各个学校都只要在校园内部竞争。你的孩子只要在学校里能达到指标数以内,就有机会上重点高中;没有,对不起,你被淘汰了——就这么简单。
但是这样的设计也还是有着它的弊端的。那就是对优质学校的中等生左右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薄弱学校,因为生源和师资的问题,有的学校是一年都考不到一两个进省重点的。现在,有了百分百的分配指标,那么,考取省重高就不再是一个梦想了。换言之,就是薄弱学校的学生进省重高变得容易了。他无论行不行都只要在本校比较啊。
而优质学校的中等生就悲催了。在当下高职比5:5的背景下,他们差不多是没有机会的。但是就成绩而言,他们不知道要比薄弱学校的好学生强多少。去年,杭州不就爆出,薄弱学校录取的学生比优质学校淘汰的学生都低60分吗?这是不是又制造了一个不公呢?
当然,现在,还没有到2023年,有弊端爆出来,对政策再加以修正,这样的弊端还是可以避免的吧。
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各地却都已经开始了行动。只是每一个地方高中指标到校率各不相同,有50%的,也有80%的。尽管各地实现的程度各有不同,但是只要实施了,就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但是,今天,在浏览网络的时候,看到一个不同的信息,就是有一个县在招生的时候,把80%省重高指标中的近5%拿出来作为中职招生的指标。
该县的省重高为二中和三中,招生计划分别为880人和680人,合计为1560人。按80%计算,则指标生为1248人。从网友曝光的图中,我们知道省重高拿出了57人作为奖励指标发放。它的发放原则是:每输送5名中职学生奖励1个省示范高中定向生指标。计算公式:奖励指标数=实际输送数/5,四舍五入奖励指标数。
他们这样做,很明显,是在保证当地中职学校的招生。57个奖励指标,也就是235名学生被当地中职学校录取了。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是确实给当地的中职学校留下了学生。
现在,中职的招生都很困难。而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还能留下学生,实属不容易,也确实需要各个学校的配合。
怎样来保证各个学校能配合中职招生呢?给他们奖励省重高的指标不失是一个好办法。你不用心给当地中职学校招生,你就会被消减省重高的名额。如此,谁还敢怠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