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面临三大变化,学生:“快乐教育”拜拜
近年来,关于给学生减负、提倡“快乐教育”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也不断通过进行教育改革,如中小学校不再公开学生排名,中考时将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学改为开卷考试等等。不少家长看到了都叫好,认为孩子的学习压力没那么大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仔细想想这3个教育改革政策的话,会感觉压力更大。
1、严令落实5:5的“普职比”
所谓“普职比”,即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和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比例。按照教育部要求,要严格落实5:5的“普职比”,也就是说,中考过后有一半的学生要么上中等职业学校或者技校,要么不读书了,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强制公益性事业,原则上是禁止初三复读的。有人会问了,这项政策是指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不是还有民办高中吗?不是的。既然是严抓,那就是公办民办一起抓。实际上,去年9月份湖南省怀化市就有20多所民办高中,因为这一政策一次性清退了上千名中考成绩达不到录取线的学生。所以,想通过上民办高中取得学籍,然后再参加高考,难上加难。
2、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
随着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高考复读生规模迅速增大,不少公办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扩大学校经济来源,大量招收复读生,甚至为了升学率还将复读生当成是“香饽饽”,严重挤占了应届生的教育资源,有违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此,教育部出台规定,明确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目前,贵州、四川、云南等很多省份已经积极响应,开始实施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的政策了。不过,与初中生的情况不同,高考生是允许到民办高中以及其他教育辅导机构复习的。相对地,费用会高很多。
3、“双一流”大学停止“专升本”招生
早在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之后不少原“985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已经不举办专升本教育。自教育部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时,依然招收“专升本”的“双一流”高校已屈指可数。想通过“专升本”逆袭拿到名牌大学学历的途径,没有了。有质量的学习从来不快乐,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在受到“严惩”。严令落实5:5的“普职比”,砍断了中考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实际上在惩罚义务教育阶段不努力学习、不自律的孩子;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实际上在惩罚高中期间不努力学习、不自律的孩子;“双一流”大学停止“专升本”招生,实际上在惩罚以前不努力学习、不自律的学生。学校不再公开学生排名,以及中考时将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学改为开卷考试等,看似孩子的学习压力变小了,实则要求孩子对学习更加自觉自律,同时也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加的用心,否则就上不了普高、上不了大学、更上不了“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