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而不是送死”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学习,而不是送死。”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11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中心,300余名该校大学生自发组织了一场游行。他们高声呼喊着口号,将连日来的悲痛、恐惧、愤怒化为重新振作的力量。

这一天,距离芝大中国留学生郑少雄在附近街区不幸遇难已过去一周时间。11月9日下午1时54分,郑少雄在行经校园附近54小街900号的人行道时,遭持枪抢劫的匪徒枪杀。无数人为这条年轻生命的逝去痛心不已。(→此前报道)

在这一事件背后最值得关注的是,芝加哥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今年以来,已经至少有三名芝大学生遭到枪杀。今年年初,芝大博士、中国留学生范轶然,在芝大校园附近的公寓停车场遭枪手杀害;今年7月,20岁的芝大大三学生马克斯·路易斯搭乘地铁返回校园途中,被从车窗窜入的流弹打中颈部,不治身亡。

美国学者安德鲁·戴蒙德(Andrew Diamond)曾指出芝加哥最鲜明的特征之一:繁华之下,危机四伏。这个矛盾的组合就像是芝加哥的AB面,让无数旅客和学子在向往芝城的绝美城市天际线时,不得不警惕其平静下暗藏的暴力隐患。

一年内,三位芝大学生相继离开人世,让许多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意识到:当最重要的人身安全不受重视,甚至失去保障时,必须勇敢争取、捍卫自身权利。

“今天的游行赐予了我力量——我们中国人之前一直以息事宁人和能忍著称,但近些年来一些不公平的事件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告诉世界我们也会捍卫我们的集体和权利。今天这股力量激励了我,我会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捍卫我和我的集体。”芝大大二学生Daisy Chen在16日游行结束后告诉澎湃新闻。

“郑同学的不幸,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遇上”

谈及郑同学的离世,“切肤之痛”和“感同深受”是芝大中国留学生们频频提到的词。在校园以及周边安全环境恶化的状况下,似乎每个芝大人都能在郑同学的经历中看到自己。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事情。”此次游行活动的组织者、芝大研究生韩同学告诉澎湃新闻,对于多数住在学校周边社区的研究生而言,郑同学遇害的那个街口,正是他们坐公交车前往学校的必经之路。

韩同学认为,大家感同身受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同为在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相似的文化、成长背景,让此前可能并不熟悉的他们,体会到彼此更为深刻的联结。芝大大三孙同学向澎湃新闻坦言,郑少雄的离开对他个人的冲击尤其大。他们不仅是老乡,高中在成都就读的学校还是兄弟学校。“他距离我自己的生活非常近,我能够想象他的生活、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