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这一年,教育向阳而行

2021年,是21世纪进入第三个10年的开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这一年总是不同寻常。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每一个人的期待。这一年,“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是教育界的年度“C位”,它正在改变着一个行业,也在重塑每一个家庭。在这之后,“依法带娃”家事变国事,体育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校园也不例外。这一年,当狡猾的病毒进入校园,人们看到的是学校迅速的响应、年轻人的勇气与担当。生在Z时代,平视世界的一代迎来了“大思政”,一个又一个破防的瞬间,也是塑造强国一代的思政课。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心所向。这一年,国家制定了新的目标,要在“十四五”时期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小小的数字,是教育背后的巨大人口红利。作为另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正在突破社会的偏见和学历的“天花板”。“命运置她于高崖,她赠人间以芬芳”,“燃灯校长”张桂梅用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一个人感动一个国家。

2021年就要过去了。在围棋界,高手们都有“复盘”的习惯,其实,“复盘”就是一种反思。在反复推演过程中,高手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便调整和提高。教育在这个时刻也需要“复盘”,总结得与失,并找到变革的新起点。所有的改变都为了教育变成更好、更理想的样子:孩子们的身心能更加愉悦,老师们静心地研究教学,而高校中不断孕育着科学突破……1月6日,在因新冠肺炎疫情被封闭的大连海洋大学校园内,志愿者推着满载的三轮车上坡,将物资送往学生宿舍。2008年3月10日,云南丽江,在华坪县任教的张桂梅和“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在一起。年度“C位”“双减”成效已经显现如果给2021年的教育事件来个大合影的话,那么站在“C位”的一定得是“双减”。

今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7月24日这一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随后,多地的配套措施也纷纷落地,从作业到课堂、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席卷全国的一系列调整和改变迅速出现。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由来已久,“培训乱象”“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不仅是学生家长的心头之痛,也成了基础教育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