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第三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系列座谈会、江苏省南京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论证会等会议上,教育界专家、学者对“十四五”期间所面临的教育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与思考。

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百年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十四五”时期,如何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更加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百年大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迈上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更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这是教育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新征程引领教育事业勇往直前的光辉旗帜。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十四五”期间,应该进一步健全党全面领导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组织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健全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要贯彻落实好《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将党的领导和建设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四五”期间,如何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四五”期间要注重做到“六个聚焦”。一是聚焦“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全面培养、融合培养的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聚焦转变育人方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顶层设计全面系统。现在,关键是要把顶层设计加以落实,将国家意志进行专业化的转化,落实到教育教学领域,落实到育人的各个环节。重点是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三是聚焦创新素养和创新人才培养。“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我国2035年到2050年期间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担当国家走向强起来重任的一代新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本世纪中叶,我国要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前列。因此,基础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创新素养的培养,培育创新人才。四是聚焦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当前,教育各个领域都在落实方案精神。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评价改革的关键,高考制度改革也正在不断推进。但基础教育领域的评价改革不仅仅是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不能等考试制度改革完成后再去推进。评价改革要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展开,包括教学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同步开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五是聚焦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撑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育体系必须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名校一定要有名师,教育名城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六是聚焦教育生态优化。良好的教育生态既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更新教育理念,凝聚发展素质教育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克服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为教育改革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幸福感,让家长在育儿中有幸福感,让学校、教师在育人中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