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中职高流失率问题如何破解?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近日公布。公报显示,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84.87万人,比上年减少8.60万人,下降1.74%。2019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493.47万人。

而2017年、201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分别为582.43万人、593.34万人。简单计算,2017年招生的582.43万中职生,有97.56万没有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占16.75%;2016年招生的593.34万,有99.87万没有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占16.83%。这些学生去了哪里?
光明时评:中职高流失率问题如何破解?半月谈近日报道中职教育面临招不满、“吃不饱”、流失率高的困境,

据报道,一名高职在校生告诉记者,她曾就读一所中职学校,全班共10多名学生,有2名同学中途辍学。这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的中职整体流失率是一致的。

中职流失率高与中职招不满的原因并不一致。中职招不满,一方面原因是中职社会地位低,社会存在对中职的歧视,家长不希望孩子读中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中职教育质量不高,学生无法获得货真价实的技能教育,学到一技之长。而后一方面原因,则是中职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有不少中职学校把中职招不满的原因归为中职社会地位低,而中职流失率高企表明,没有认真办好中职教育,也是中职吸引力低的重要原因。要让中职教育走出困境,既要解决社会对中职的歧视问题,更要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在中职求学过程中流失,这部分学生(家长)并不是看不起中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已经选择中职,可却选择中途离开,说明中职学校办学令他们不满。如果中职学校能给学生高质量的技能教育,学生认为中职并不是舆论所渲染的那么回事,教师认真负责,学到技能之后有用武之地,他们会选择离开吗?

社会对中职的偏见和歧视,需要中职办学者以实际的办学质量扭转。然而,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的办学,进一步加剧偏见和歧视。毋庸置疑,当前中职办学的外部舆论环境并不好,但是,外部舆论环境不是中职低质量办学的理由——因为社会不看好,所以办不好。办好职业院校,关键在于办学者、教育者要坚持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

站在学生角度,什么样的职业教育,是让他们感兴趣,觉得有前途、未来的?首先,要让学生重新获得尊重和认可。在目前的升学评价体系中,进入中职校的学生,大都是中考成绩不高的学生(中考高分主动选择中职的学生很少),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他们被视为“差生”,对自我的认同度很低。对于这些学生,如果中职老师继续“以你们都这样了,还……”来“打击”他们,他们怎么能把中职作为新的起点?中职学校和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以总分模式评价学生,并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职和普高没有高低之别,只是办学定位不同,中职学校照样可以成为一流学校,把学生培养为一流的人才。基于此,中职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涯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