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教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教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作为组织、引导教学过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偏重知识技能学习的传统观念,侧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面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将艺术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结合起来。教师还应具备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引导、探究和质疑的科学观,发展、变化的哲学观,平等、分享的民主观,关爱、激励和真诚的学生观以及灵活、宽容的教育观。只有这些观念扎根教师的心中,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创新才能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学前艺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们的调查,由于近几年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的出台,一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中大肆宣传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但是,学生参加工作后的情况却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次,拓展课堂教学,创建新型教学模式。艺术课程教学具有教学投入较高、培养周期较长、短期内很难见效的特点,同时具有实践性较强、个人参与度高等特点。因此,艺术课程教学要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明确艺术课程教学的培养方向,以适应社会、学科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努力将艺术课程教学从技能型教育转换成创新型教育。 课堂教学创新要做到四个方面:内容创新、设计创新、方法创新与评价创新。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创新。必须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合理调整,以最优化的组合形式,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资源。二是教学设计的创新。创新型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如音乐课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着力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以激发、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一成不变的陈旧模式,通过引导——讨论——探索——质疑——比较——分析——归纳——表现——评价等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新模式。四是教学评价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科学﹑新颖的评价,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身的艺术潜能,是建立自信心、促进艺术学习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幼儿教师。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师资,提高幼儿师资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适应现阶段幼儿园整合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的要求,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兼具“应用型”“艺术型”“双师型”特色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