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内抓改革外树形象解决高职招生难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由于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招生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内外两大原因中,内因是主要因素。我院从自身做起,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自立自强,用质量取得信任,用形象吸引考生,用服务赢得人心,内抓改革,外树形象,解决招生难的问题。

1.更新观念 高职招生必须树立以下观念:①招生是"综合检验"。招生过程和招生结果,是对学校办学实力、教育质量乃至校园人文环境和教职工精神面貌的综合检验。每招收一名新生入校,培养出一个合格人才,赢得一个家庭的信任,就等于给学校增添了一位宣传员。学校在招生时对社会做出的种种承诺,必须逐一兑现。②招生是"全面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整个招生工作从计划制定和落实、咨询和宣传、组织生源和录取,到新生入学的全过程,都要为考生着想,要上门服务、答疑解惑、提供帮助。特别是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考生和大量非重点中学、非重点班级的学生以及那些普通百姓子弟,由于他们的居住地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或者由于家境拮据、求学艰难,很需要学校的指点和帮助。③招生要"门当户对"。各类高等学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办学特征来考虑招生对象。对于以培养高等技术应

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应适当降低门槛,把学历教育的主要招生对象确定为高考第二档分数线以下的考生。同时,进一步扩展非学历教育的服务面,以适应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需求。④招生要"对路对口"。"对路"就是学校每年确定的招生专业,一定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招得进来,分得出去;"对口"就是在选择专业时,要尽量考虑考生和家长的意愿,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应当提醒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选择进入一个办学水平较高、培养质量可靠而又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学校和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学习。

2.领导重视 我院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多年来又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陈旧,学校发展的资金和日常经费大部分来源于学费。所以,逐年扩大的招生计划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我院始终把招生工作当作大事来抓。学院任命一位处级干部负责招生办工作,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不仅研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完成招生任务,而且要做好宣传咨询、数据分析、信息反馈、调研预测、新生入学等各项工作,把招生、教学、后勤服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招生工作繁忙时,动员全院中层干部和所有教职工都来关心、支持招生工作,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