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教高考吸引力: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 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构建技能型社会,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必须直面的现实是,当前我国社会还是学历社会,要推进学历社会转向技能型社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这就要求必须按类型教育的思维,来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是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的重要举措。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只有职业本科院校才举办职业教育,其他本科院校就不举办职业教育,那会出现三方面问题。
其一,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并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学生和家长还会把职教本科视为比普通本科低一等的教育。其二,职业院校依旧不安于职业教育定位,随着职教本科扩大招生,打通职校学生的“升学路”,中职校和高职校,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以升学为导向办学,今年两会上,已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一些地方出现以本科率来评价中职学校办学的情况,中职“普高化”情况严重。其三,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应该举办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专门举办职业本科院校,会让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导致整体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
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质量,打通“升学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职业院校必须安于职业教育定位,做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三方面工作。首先,推进所有本科院校,包括研究型大学,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育人定位和社会需求,明确办学定位。
从职业教育定位看,研究型大学的专业硕士教育,其实也是职业教育,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也应该是职业教育。《意见》提出,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按照专业大致对口原则,指导应用型本科学校、职业本科学校吸引更多中高职毕业生报考。
我国多年前就已经实行分类高考改革,但分类高考中的职教高考的吸引力并不强,原因是主要由高职院校参与招生。笔者多年前就提出,我国一些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完全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招生,由此提高“职教高考”的吸引力,也切实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类型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将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层次与博士层次,且每所大学都整体或局部有职业教育,互相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