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让每个生命都发光
9月1日,这群孩子走进了我的世界, 与我期待的阳光活力不同,他们的眼里是满满的胆怯、自卑和冷漠。那一刻我感受到这是群有着故事和伤痛的孩子,也感受到身上担子的沉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能用爱撼动这般孩子吗?我想用智慧撬起爱的教育,让孩子们自信起来,也许这才是教育的“真爱”。
通过前期的了解,发现班级90%学生有留守经历,原来是个“野草莓”的班级。留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已成社会之痛。他们亲情关系缺位,没有目标,自我效能感非常低,那如何让这般极度缺乏自信,极易否定自我,不敢与人沟通的“野草莓”走出留守之痛,重塑自信,如何让每个生命都发光,绽放精彩,我是这样做的:
一、体验中点燃,让学生拥有自主空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促使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坚持自主管理,给学生自主空间,开创了小班主任制度、自主班会课制度并坚持推行。
1、做小班主任。
制造机会提拔除班干部外的素人同学担任小班主任,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管班能力,运用教练技术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反馈机制,班干部及时对小班主任给予评价和督促。推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力得到了提升,自身价值得到了实现。
2、自主班会课。
我认为,每个人的内驱力至关重要。我以每周“自主班会课”为主阵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组织班会和管理班级,我仅从旁指导。每周抽2节自习课,2人组队,学生自己选择主题,策划内容,查阅资料,浏览热点,制作课件,组织实施,反馈评价,汇报家长。我则恰当距离地观察和接近他们。他们从开始的不屑到了后来的期待和自豪,最有意思的是每到周一,小组就会跑到我办公室抓破脑袋做PPT,写讲稿,常常忘记晚餐时间。同学们在体验式的主动参与中渐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反思和相互教育。
众多优秀的自主班会课如《爸爸妈妈,请走进我们的心里》、《拒绝网络赌博》、《学习雷锋好榜样》学生借助班会课说出了内心需求,每周一次的自主班会课,使学生对自己有所期待,更点燃了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力。
二、成长中自信,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
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潜力可挖,都有闪光点可展示。我运用游戏化思维,办起了“青春斗网上展览馆”和“社团训练营”。
学生喜欢大热电视剧《青春斗》,我便与专业老师联合开设完美契合的室内三青春斗网上展览馆,展馆由学生运营,每期由他们策划朋友圈展览,专业老师则遴选和点评,以展促优。刚开始,学生作品无论构图、色彩还是线条,都很粗糙,但作品背后传递的那股力量却让人感动,被选上学生非常自豪,卖力地在朋友圈集赞,还来一句:“创作不易,不喜勿喷。”落选同学也积极争取下一期名额。展览馆运行一年,学生创作水平一路上升,收获的不仅是朋友圈点赞,更是他们内心深深的获得感和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