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校招生信息网

职业本科教育造就新时代大国工匠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职业本科教育承担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时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部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造就新时代大国工匠,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力量支撑。

奠定大国工匠“道技合一”基础,《论语·述而》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国传统工匠将传统哲学与自身职业修为相结合,“道”正则术生。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当追求“道技合一”,“道”即崇德尚技的职业道德、职业追求和职业情怀,“技”即技术水平、技术能力和技术素养。培养“道技合一”的大国工匠,符合职业本科职业性和技术性相统一的教育属性,为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奠定坚实基础。

大国工匠之“道”,当首怀使国家强大的职业报国理想,拥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以国为重的责任担当。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一种学校教育,除了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立场和道德修养外,还要通过自身积淀的职业文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礼仪规范等职业道德。大国工匠之“技”,当具备使国家强大的技术技艺和精益求精的执着品质,成为技术技能佼佼者或行业领军人物。职本科教育通过提升技术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培养学生对先进科技和复杂技术的理解、实践和研发方面的能力素质。随着职业本科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在生产技术的改进革新、工艺流程的创新再造中深化校企合作,在产学研用一体化中协同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

培育大国工匠“融合创新”能力,“制造强国”战略任务之一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端转型,同时我国面临“卡脖子”问题和制造工艺水平制约,需要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新时代大国工匠以寻求突破。职业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培养“融合创新型”大国工匠的综合优势“融合型”大国工匠具备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素养,同时具备一定专业跨界融合的本领,在智能化、机器化的标准制造过程中解决复杂问题,打造出现代精品。职业本科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属性,是“用脑”的教育,着重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强调培养解决现实工作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能力。“创新型”大国工匠在系统化和复杂化的智能制造过程中,通过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更加精细的精工制造和生产效率。职业本科具有本科教育属性,但相较于一般本科,更倾向于“技术”的创新应用,更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和应用创新能力,更注重展现信息时代匠心之美,塑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时代匠魂。